首页 > 健康养生 > 心理健康养生 > 自我意识,是自控力的心理“制动器”

自我意识,是自控力的心理“制动器”

   来源:伊秀范    阅读: 1.8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神经学家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大脑,但我们却有两个想法,或者说,我们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自我则克服冲动、深谋远虑。自控力的最大挑战就来自于这两个自我的挑战,一方面想要这个,另一方面想要那个,当两个自我发生分歧的时候,总有一方会占据上风。

自我意识,是自控力的心理“制动器”

如果没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自控系统将毫无用武之地;如果自控系统能占上风,原始的本能冲动就会被抑制。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具有做这件事的冲动,以及抑制这种冲动的意志力。如果想要孩子具有更强的自控力,首先就需要让孩子具有完整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出现,标志着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的转变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自我意识。当1岁多到2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行动、研究和探索,他们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自我意识的获得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首先,自我意识情绪发展,包括同情、嫉妒、尴尬、自豪、羞愧和内疚等,都必须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其次,已经达到自我参照里程碑的孩子很快就会变得更乐于交往,并具有更好的社交技能,他们愿意模仿玩伴的活动,甚至偶尔还会合作,从而达到共享的目标。

社会化是一个孩子养成习惯、发展能力、获得价值观和动机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社会成员。遵从父母的期望可以看作遵从社会标准的第一步,而社会化的过程可以把这些标准逐渐内化。成功社会化的孩子,不再仅仅遵循可以得到奖励或者避免惩罚的规则和要求,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标准。

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表现出初步的自我管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大人的要求或期望,即使大人不在时也是如此。比如,2岁的豆豆正打算去拿放在桌子上的一把锋利的剪刀时,突然听到妈妈大声喊:“宝贝,不能拿!会刺伤你的手。”这时,他就会收回自己的手。当他下次再靠近剪刀时,就可能犹豫,然后对自己说“不”,自动停止去做那些他记得不能做的事情。这就标志着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的逐步转变,而这个重大的变化必须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出现。

自我管理是社会化的基础,它几乎和一个人的所有发展领域都相关,包括生理、认知、心理、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等。2岁的豆豆为了阻止自己去拿剪刀,就需要记住并理解妈妈的警告。但这还远远不够,除了认知,自我控制还需要学会情绪控制。在孩子能够控制行为之前,需要能够管理或者控制注意过程,需要调节负面情绪。虽然自我管理与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性情绪(骄傲、羞愧、内疚)同步平行发展,但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自我管理的全面发展至少要到3岁时才开始。

自我意识的早期发展,经历四个主要阶段究竟什么是自我意识呢?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认为,自我意识是将自我看作独特的、可以辨认的生命个体,它的出现建立在感知自我和他人不同的能力之上。

自我意识属于自我概念的其中一个方面。自我概念是指我们关于自己的认识,是关于自身能力和特点的整体看法。它描述了我们知道和感受到的关于自己的信息,并且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自我意识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一般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新生儿:就像“蛋壳中的小鸡”。大部分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婴儿出生时并没有自我意识。精神分析理论家玛格丽特马勒等人把新生儿比作“蛋壳中的小鸡”,认为他们不能把自己和周围环境区分开。

(2)出生后4个月左右:能区分自己和他人。从4个月左右开始,婴儿就将逐渐学会抓握、伸手取东西、让事情发生,通过自己的一些行动来体验到个人力量,从而意识到他们能够控制外部世界。在这个时期,婴儿发展了自我一致性,获得一种客体存在感,将自己与世界上的其他部分区分开。这些发展主要发生在婴儿与养育者互动的游戏中,比如“躲猫猫”,在游戏中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能区分自己和他人是日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

(3)1岁半到2岁左右:表现出真正的自我意识。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胭脂测试实验,研究者在6到24个月大的婴儿鼻子上涂了红胭脂,并把他们放到镜子前。大多数18个月大的孩子和全部24个月大的孩子都会触摸自己鼻子上的红色部分,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脸上多了一个红点,并清楚地知道镜子里的那个孩子是谁。但不到15个月大的孩子却从不会这样做。而且,很多1岁半到2岁左右的孩子甚至能从最近的照片中认出自己,并使用第一人称“我”或者自己的名字来称呼照片中的自己。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另一个明显的信号。

(4)4到5岁左右:形成持久的自我。4岁前的孩子虽然已经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意识,但他们的自我概念仅仅局限于当前的自我,还不能领会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现在的意义。4到5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形成持久的自我,他们认识到随时间的发展自我是稳定的,最近发生过的事情对现在是有意义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完整的自我意识呢?

第一,增强社会互动,帮助孩子获得客体存在感。

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和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自我概念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发展,并在一生中经历许多变化。库利使用“镜像自我”这个术语来强调个体对自己的了解是他人对其态度的反映: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从社会这面镜子里看到的自己的影像。当婴儿能区分自我与他人时,他们就会逐渐与大人建立互动规则,同时也认识到他们的行为会引起预期中他人的某种反应。米德认为:“自我有一种根本不同于生理器官的特性。自我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自我是特定个体的自我,是个体与整体的社会性发展过程的关系,以及这一过程中个体与其他个体关系的共同结果。”([美]戴维谢弗著,陈会昌等译:《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版,第176页。)

其实,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大人就需要经常与他们进行互动,真正把他们当作社会人对待,而不是仅仅关注吃喝拉撒睡这些护理方面的事情。在婴幼儿时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增强与孩子的社会互动:

(1)对孩子微笑和说话。虽然刚出生的婴儿无法读懂大人脸上的表情,更不能理解我们所说的话,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多对孩子微笑,多对着孩子说话。一方面,可以通过这样的亲子交流,让孩子逐渐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样的社会互动,让孩子慢慢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引发的其他人的反应。

(2)让孩子照镜子。如果4到5个月大的婴儿经常从镜子里看见自己,并跟大人一起玩社会性的游戏,那么就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由运动产生的本体性感受信息与镜子中人物的行动相匹配,从而学会区分自我与他人。

(3)让孩子看自己的照片和录像。有心理学研究发现,4到5个月大的婴儿就会把自己的脸作为熟悉的社会刺激。通过观看自己的照片和录像,可以让孩子接触关于自我的某些视觉特征,逐渐建立自我形象,形成关于自己身体和面部特征的清晰影像。同时,经常观看有自己和其他人一起活动的录像,5个月大的婴儿也能比较准确地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影像。

(4)跟孩子玩“躲猫猫”游戏。8到9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喜欢跟大人玩“躲猫猫”了。小雨9个月左右的时候,伊伊和我们就经常跟他一起玩这个游戏,要么是我们躲在他的身后让他找,要么是拿一块大一点的布或毛巾之类的东西遮住他的头,不管哪种玩法,他每一次都会被逗得咯咯大笑,并且乐此不疲。通过这样的社会互动游戏,有助于孩子逐渐获得客体存在感,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而这些方面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

第二,使用描述性语言,帮助孩子形成持久的自我感。

学龄前的孩子的自我概念是具体的、物理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个人爱好、拥有的东西以及能完成的动作等来解释自我,比如“我很胖”、“我喜欢画画”、“我跑得很快”等。他们很少用到心理方面的描述来评价自我,比如“我很善良”、“我比较开朗”等。

对于2到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个阶段,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描述性信息和评价,来帮助孩子扩展他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自我感。

(1)使用描述性语言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性格认同、种族认同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对孩子提供一些描述性信息,比如“你是一个大男(女)孩”,“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是很可爱的宝贝”,等等。

(2)使用描述性语言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做出了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行为举止时,我们就需要通过描述性语言对他的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比如“你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啦,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今天把阳阳推倒在地,这是错误的,下次不能这样啦”,“你都可以自己洗脸啦,真棒啊”,等等。

(3)经常跟孩子谈论有意义的事情。父母需要经常与孩子谈论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比如到野生动物园或者迪士尼乐园游玩后,可以问问孩子“还记得上个周末我们去哪儿玩了?”,“你最喜欢野生动物园里面的什么动物?”,“你觉得迪士尼乐园里最好玩的是什么?”,等等。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帮助孩子把他们的经历融入到描述的情节中去,让他们回忆起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这些记忆和体会,可以让孩子明白自我随时间发展是稳定的,有助于孩子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自我感。

第三,通过“假装游戏”,帮助孩子获得心理理论。

心理学上对于自我有很多分类,其中一个分类把自我分为别人看得见的公开自我和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具有反思特征的私人自我。当年幼儿童能区分公开自我和私人自我,就意味着获得了心理理论,即理解人们有愿望、想法和意图之类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并不总是能与别人分享或者被理解,但常常会指导他们的行为。

获得心理理论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其行为反映了一定的目标和意图。6个月大的婴儿就能知觉到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并知道人们在对待人和无生命物体时的行为是不同的。9个月大的婴儿可以表现出大量的共同注意,经常指向某个物体或事件,甚至把大人的注意引向某个物体或事件。12到14个月大的孩子能跟随成人的眼睛,找到成人正在看的东西,甚至还会朝这些东西发出声音或用手指向这些东西。18个月大的孩子已经明白,人们的愿望能影响行为,并能推断出别人的愿望。2到3岁的孩子会经常谈论感情和愿望这样的心理状态,甚至会对不同心理状态之间的联系表现出一定的理解。3到4岁的孩子形成了信念—愿望心理理论,能认识到信念和愿望是不同的心理状态,二者分别或者共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假装游戏”是可以促进孩子思考心理状态的一种活动。假装游戏也可以称为象征性游戏,即模仿游戏,主要出现在幼儿园时期或者说学龄前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动,如“过家家”、“医生与护士”、“商店购物”等,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意识到人类心理的创造性潜能,知道了信念仅仅是影响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心理结构,即使它们并不代表现实,正如在玩这些假装游戏中一样。

曾有一段时间,在小区和伊伊散步的时候,她发明了一种老虎抓小朋友的游戏。我扮演老虎,有自己的固定活动范围,而伊伊扮演小朋友,一般情况下她都在这个圈外活动,偶尔误闯老虎的地盘,就要跟老虎斗智斗勇,最后才能不被老虎吃掉。

我们在游戏中笑着、跑着、打闹着。就在那个时候,我仿佛也感觉回到了童年的时光,我们甚至会玩得忘记了时间,平时半小时的散步时间,我们往往会玩到一个小时。我所扮演的老虎,张牙舞爪、凶神恶煞的样子,常常引得路人围观。妻子在一旁也笑得前仰后合,而我却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雅,更不会感到难堪。

其实,我们一起在玩这个快乐的游戏时,也会让她对心理生活形成更丰富的理解,得出关于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有意义的心理推论,逐渐理解人类表现出的复杂社会互动和合作活动。

一旦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并能正确区分公开自我和私人自我,他们的自我描述就会从各种身体、行为和其他外部特征,逐渐过渡到稳定的内在特征、价值观、信念和思维方式等。从儿童中期到青少年前期,孩子的自我描述更抽象或心理化。相应地,他们的自我概念也变得更心理化、更抽象。

延迟满足指的是一种能力,是人对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能够作出等待的能力。认知发展,特别是在注意力和心理表征方面的提高,使得儿童为了抵抗诱惑而使用一系列有效的自我指导策略,最终使自己的延迟满足能力得到提高。

中医健康养生
四季健康养生
保健健康养生
食疗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人群
运动健康养生
心理健康养生
两性健康养生